当前位置:媒体淮师 >> 正文
【江苏教育信息网】淮师三名大学生自费西部支教
时间:2012年08月16日 00:00  来源:  作者:  点击:

江苏教育信息网8月16日报道7月7日至8月12日期间,必博手机网页版3名大学生自费赴四川、贵州等地支教。“给山区里的孩子带来快乐暑假生活的同时,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。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来自必博手机网页版的周苗苗、许慧梅、赵高阳三人都显得很淡然。她们认为,很多人都有一颗支教的心,只不过她们是真正行动了。日前,她们已结束山区支教的生活,但回忆起那段日子,她们依然感慨万千。

动因:一句话 一扇窗

谈起最初的支教动因时,淮师中文系大三学生赵高阳告诉记者,在自己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一位城里的大学生韦老师来班里实习。“韦老师对于城市生活的描述,对我是一种激励,让我明白要更加努力,才能从小山村走出去,到城里的大学读书。”也许正因如此,自己更能明白支教的意义。“那是一扇窗,让山里的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,明白未来有无限的可能。”

传媒学院的大二学生周苗苗说,自己一直很想做志愿者,参加支教是埋藏在自己心里许久的愿望。

今年暑假,赵高阳、周苗苗,以及周苗苗的同班同学许慧梅一起,千里迢迢自费赶到四川参与当地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等联合主办的“快乐学校”支教活动。在为期十天的活动结束后,她又加入了贵州大学的青年志愿者队伍,与贵州大学的学生们一起来到贵州罗甸县董王乡,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教。

支教:始于家访 针对教学

周苗苗的支教地点是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团村。7月7日凌晨两点,坐了32个小时火车的苗苗终于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。苗苗告诉记者,自己是徐州人,这还是她生平第一次出远门,“到了绵阳后很快找到了队长,下午2点左右,我们终于来到了高团村。”

到高团村后,看到前来迎接支教队伍的不仅有可爱、羞涩的留守娃,还有热情的村民,苗苗说,路途遥远所带来的困乏感立刻没了。为了让此次支教更有针对性和重点,她们的支教首先从家访开始。

“他们的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,有的孩子说自己两三年才能见一次爸爸妈妈,”通过家访,苗苗了解到,这些留守娃十分可怜、孤单,也让她更加深刻理解留守儿童性格大都比较孤僻的原因所在了。“所以,在后面的支教课程设置中,我们努力建立孩子与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之间的良性亲子关系,比如开设作文课,作文题目为《我最爱的人》,然后再在后期回访中将孩子的作文带给他们的家人看。”

艰辛:水土不服 蚊虫骚扰

可能是由于水土不服的缘故,上了两天课后,旅途的疲惫和家访、上课的接连劳累,许慧梅终究体力不支,病倒了。“我的队友们一直守护在我身边,轮流看护我。”除了队友们给予的感动,还令她十分意外的是,在她生病时,队友递给了她一大叠小纸条,上面写满了孩子们的祝福:“许老师,祝你早日康复!”“祝许老师身体早点好起来!”……那一刻,许慧梅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幸福和满足。

赵高阳则告诉记者,在贵州罗甸县董王乡支教的条件比四川还要艰苦许多,“晚上有蚊子就算了,白天还有蚊子,而且是那种特别厉害的蚊子,我现在全身有五十多个包哦。”高阳笑言,平均上一次课要被叮两个蚊子包,“带的花露水、风油精都用完了。”

与许慧梅与赵高阳相比,周苗苗“幸运”许多,不需要自费找廉价的住宿地方,但是农家的居住条件却一样艰苦。“村长安排我们住到一户农家,在当地的条件还算是不错的,有电灯,但是到了晚上,特别是熄灯后,听到一点声响,我们都特别紧张。有一天晚上,队友大叫了一声,‘老鼠!蟑螂!’我们都醒了,然后就大半夜起来逮老鼠和蟑螂,还发现了好几只体积很大的蜘蛛,后来我都不敢合眼了。”提起这些,她们的表情都很快乐,没有一丝痛苦。在她们看来,这次支教让她们学会了乐观坚强,其中的收获远远多过支教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带来的烦恼。

报道链接:http://www.jse.gov.cn/art/2012/8/16/art_1362_82044.html

(作者:必博手机网页版 审核:张同刚)

关键词:

本文来源:责任编辑:root

微博达人: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/1.4.1

网友跟帖:共有条跟帖

匿名

编辑:root   审核:
版权所有 必博手机网页版 - 百度百科 2019  苏ICP备:05071367号-1   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
网站地图